TCP/IP协议簇
OSI七层模型
概述
OSI模式是一个来描述通信系统的七层模型
OSI模型是一个分层框架,目的是能够设计出让各类计算机系统都能互相通信的网络系统。每一层都定义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完整过程的一部分,每一层都有独立的分工,但是各层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,处于一台机器上的每一层都要调用紧挨的下一层服务
层之间存在一个接口,确保了数据能逐层向下传输,又能逐层向上交付,每一层都有一个字段去定义上一层提供了什么服务,。定义清晰的接口和功能可以使得网络模块化
封装是OSI模型数据通信的一个特点,上层的数据会封装到下一层中,以此类推
七层模型及功能介绍
七层 | 功能 | 常用协议 |
---|---|---|
应用层 |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| FTP、HTTP、SMTP、TFTP |
表示层 | 数据格式转化、数据加密 | Telnet、SNMP |
会话层 | 建立、管理和维护会话 | DNS |
传输层 | 建立、管理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 | TCP、UDP |
网络层 | IP选址及路由选择 | IP、ICMP、ARP |
数据链路层 | 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 | FDDI、Ethernet、HDLC协议 |
物理层 | 传输比特流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 |
数据传输过程
pc-a 向pc-b的过程
注意事项
1、上三层协议是为用户提供服务;下四层负责实际数据传输
2、传输单元 传输层(数据段 报文)、网络层(数据包 报文分组)、数据链路层(数据帧)、物理层(比特 位)
3、越上层越智能,可以识别当前层以下的数据;越下层越傻瓜,贴近硬件
4、数据传输时数据从上层向下层传输,接收时数据从下层向上层传输
5、数据不能跨区传输,每层之间通过逻辑的接口传递
6、物理层负责实际数据传输,其它层只是逻辑应对
TCP/IP协议簇
区别
TCP/IP四层模型
TCP/IP协议簇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,自底向上为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。
每一层完成不同的功能,且通过若干协议来实现,上层协议使用下层协议提供的服务
TCP/IP四层模型、作用以及对应的网络协议
四层模型 | 作用 | 网络协议 |
---|---|---|
应用层 | 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逻辑 | HTTP、FTP、TFTP、SMTP、Telnet、DNS、SNMP、... |
传输层 | 提供不具体网络的高效、经济、透明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 | TCP、UDP |
网络层 | 将数据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,将分组穿过通信子网,从信源选择路径后传到信宿 | IP、ICMP、ARP、RARP |
数据链路层 | 将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帧,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;有应有答,遇错重发 | FDDI、IEEE820x |
数据链路层
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,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,并进行流量控制,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
与物理层相似,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、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。在传送数据时,如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,就要通知发方重发这一帧
该层通常又被分为 介质访问控制(MAC)和逻辑链路控制(LLC)两个子层:
- MA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,完成网络介质的访问控制
- LL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,执行差错校验、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
网络层
为传输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传送功能,使得传输层摆脱路由选择、交换方式、拥挤控制等网络传输细节;可以为传输层实体建立、维持和拆除一条或多条通信路径;对网络传输中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差错予以报告
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,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,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——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
一般的,数据链路层是解决统一网络内节点之间的通信,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。例如路由选择问题
在实现网络层功能时,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:
寻址
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物理地址(如MAC地址)仅解决网络内部的寻址问题。在不同子网之间通信时,为了识别和找到网络中的设备,每一子网中的设备都会被分配一 个唯一的地址。由于各个子网使用的物理技术可能不同,因此这个地址应当是逻辑地址(如IP地址)
交换
规定不同的交换方式。常见的交换技术有:线路交换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,后者包括报文转发技术和分组转发技术
路由算法
当源节点和路由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时,本层可以根据路由算法,通过网络为数据分组选择最佳路径,并将信息从最合适的路径,由发送端传送的接受端。
连接服务
与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不同的是,前者控制的是网络相邻节点间的流量,后者控制的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流量。其目的在于防止阻塞,并进行差错检测
传输层
为会话层实体提供透明、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;
选择网络层的最适宜的服务;
提供建立、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功能
传输层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,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,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、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,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传输数据。
在这一层,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
主要任务
向用户提供可靠的、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,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
主要作用
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具体细节,即向用户透明的传送报文
应用层
提供用户服务,即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,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
本文系作者 @小白学安全 原创发布在 xbxaq.com 站点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
评论